國務院對于生物質燃料的相關政策
作者:管理員 發布于:2021-08-10
目前,大多生物質爐灶和燃料企業經營決策是基于補貼政策,而不是根據市場需求做出的。他們往往根據不定期的政府采購訂單來制定生產計劃,而不是通過走近消費者、進行市場調研和科學分析來實現規模經營。雖然補貼確實幫助農村家庭購買節能爐具,但同時也抑制了行業整體的規模發展和穩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資源法》第十六條規定,國家鼓勵清潔、高效地開發利用生物質燃料,鼓勵發展能源作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農業生產者和相關企業采用先進或者適用技術,對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農產品加工業副產品、廢農用薄膜等進行綜合利用,開發利用沼氣等生物質能源。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意見》中的基本原則是統籌規劃,重點突出;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科技支撐,試點示范;政策扶持,公眾參與。以及大力推進產業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009年1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中的第7條:加快發展畜牧水產規?;瘶藴驶】叼B殖。
國家發改委的“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示范項目”中示范內容有:生物質成型燃料。以農作物秸稈、林木枝椏材、農林產品加工剩余物等生物質為原料,生產顆粒狀、棒狀和塊狀等致密成型燃料,主要用于為農村和小城鎮居民提供炊事、取暖等生活燃料,多余產品可向市場出售。通過示范項目建設,完善生物質成型技術,建立生物質成型燃料的商業化經營模式。
農業部的《農業生物質能產業發展規劃》:到2010年,重點在東北糧食主產區、黃淮海糧食主產區和長江中下游糧食主產區建設村鎮級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示范點500處。
財政部的《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非糧引導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第二條中央財政安排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非糧引導獎勵專項資金,用于支持以非糧為原料的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放大生產,優化生產工藝,促進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產業健康發展,專項資金支持范圍:(一)秸稈類木質纖維制乙醇放大生產示范;《秸稈能源化利用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第四條支持對象為從事秸稈成型燃料、秸稈氣化、秸稈干餾等秸稈能源化生產的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國家長期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中第四點:保障糧食安全的主要任務。(二)利用非糧食資源。加快農區和半農區節糧型畜牧業發展,積極推行秸稈養畜。轉變畜禽飼養方式,促進畜牧業規?;?、集約化發展,提高飼料轉化效率。
科技部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十一五”發展綱要》第4點農業中的重大項目(1)農林生物質工程。以充分利用我國農林生物質材料、促進循環農業發展為目標,以農作物秸稈、林業采伐及加工剩余物、畜禽糞便等農林剩余物及能源植物為主要原料,重點研究高活性糖化酶和纖維素酶制造、共代謝基因工程菌構建、非相變產物分離、分子合成、接枝共聚、生物可燃氣高效轉化、低成本農林生物質集儲、專用能源植物培育等共性關鍵技術,突破農林生物質轉化過程中降解與改性、分離與合成、能源和材料轉化等環節的技術瓶頸,構建農林生物質轉化創新技術平臺。
環境保護部《關于公布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08年版)的通知》中三、再生資源第16項綜合利用的資源指:農作物秸稈及殼皮,包括糧食作物秸稈、農業經濟作物秸稈、糧食殼皮、玉米芯。生產的產品是代木產品、電力、熱力及燃氣。技術標準要求產品原料70%以上來自所列資源。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財稅扶持政策的實施意見》中規定了生物能源與生物化工財稅扶持政策的原則是:國家鼓勵利用秸稈、樹枝等農林廢棄物,利用薯類、甜高粱等非糧農作物和小桐子、黃連木等木本油料樹種為原料加工生產生物能源,鼓勵開發利用鹽堿地、荒山和荒地等未利用土地建設生物能源原料基地。今后將具備原料基地作為生物能源行業準入與國家財稅政策扶持的必要條件。介紹了秸稈高效生態循環利用技術集成創新工程:秸稈高效生態循環利用工程技術,是以玉米秸稈制取低濃度酒精技術、秸稈固體燃料烘干果蔬技術、秸稈固體燃料烘干糧食技術為核心技術,集成 “玉米秸稈固體燃料成型技術”、“秸稈酒糟飼養牛、羊、鵝、鴨技術”、“畜禽糞污沼氣發電技術”、“發酵牛糞養蚯蚓技術”、“蚯蚓養雞鴨魚生產綠色食品技術”、“有機肥生產技術”、清潔能源入戶工程等技術,形成秸稈處理零排放的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產業化模式。